七月烈阳,蝉鸣荷香,俯瞰永新县澧田镇枧田村,几乎家家户户的院落中都码放着百余坛酱姜,燥热的暑季是翻晒酱制品的好时期。而这样大规模酱制品生产的家庭化,正是县人大代表、枧田村支部书记李志如的主意。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李志如始终铭记于心的,一年来,他以市级乡村振兴联系点为契机,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疏难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立志成为农民贴心人。
讲党史,强党建
“暴动队始于永新”,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到,其中所提及的“枧田暴动”就发生在枧田村。
李志如抓住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讲村史、讲党史活动,以这段被鲜血和信仰染红的史实为引子,调动党员积极性,继而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他严格落实“党员联户、十户联心”制度,用力量与温度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从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三方面着手,建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抓特色,助致富
酱制品产业是枧田村的特色产业,村内从事酱制品加工的农户有26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以上,每年生产酱制品100多万斤,其中年均产量达5万斤以上的生产大户有18户。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李志如深知这一点。他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本村酱制品产业。推行以“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酱制品质量。
同时紧抓推介和宣传,将酱制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打开了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使得港台及海外的同胞也能感受到来自枧田村的酱香美味。目前,全村酱制品产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仅凭借这项主导产业,村内人均收入就已达到118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目标。
筹资金,提环境
枧田村是省十四五重点帮扶村。一年来,李志如始终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以产业发展、红色基因传承、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呈现的原则,全面打造枧田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李志如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投入177万元,完成了下新屋大桥改建;投入100余万元,完成了枧田红色名村建设;投入近900万元,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品质提升、休闲场地的改造升级,酱制品晒酱工具和场地档次提升,完成了村史馆修缮、污水处理改造、产业路修建等项目建设。如今,全村环境焕然一新,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肩头有担当,心中绘蓝图。李志如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农村人大代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带领广大村民绘就了一幅枧田村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他表示,自己将一如既往地保持冲锋姿态,在困难中坚定信心,在发展中抢抓机遇,在压力下经受考验,为实现“秀美、富裕、幸福新枧田”的目标而继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