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场大旱灾正在影响农业的丰收。全县大面积农作物面临因旱无收,农民朋友焦躁地瞅着泛黄的天空,守望着快要收成的麦苗,心里干着急。群众盼在心里,市人大代表、永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日红把群众的担忧装在心里。及时组织县、乡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抗旱救灾的活动。他跟代表们说“在这个守望之时,别忘了有我、有你,要为抗旱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头争当表率,努力创造新时代“江西永新人大”第一等的工作,贯彻好中央人大和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六个江西”建设,争当“四个表率”,贡献人大新作为。
周日红在田间地头了解旱情和禾苗结穗情况
人大代表进“站”解民忧 护心田
持续干旱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农作物收成,永新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引导全县广大人大代表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走进农田,了解旱情,摸清受灾区域,代表们包村包户与群众一起开展抢修设备、清淤引流的生产救助工作。
文竹镇东路村因一级电排发生故障无法灌溉,县人大代表汪晓东等代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同时,加大渠道清淤和抢修电排,带领群众一起加班加点。为了保障电排能早日修好进行灌溉,白天疏通水渠,晚上不顾蚊虫叮咬,提灯照明,抢修电排,一起扛起重达500多斤的抽水泵往河里走。当喷涌而出的清水哗哗流向农田时,似有一首欢快的曲子在老百姓心田欢唱,代表们如释重负,虽然又苦又累又脏,看着哗哗流向农田的水,心里却乐开了花。农民们高兴地说:“人大代表给我们解决了最迫切最忧心的事情,今年有望实现丰产丰收了,以后有问题就到人大代表联络站找代表,代表能为我们办实事作服务表率”。
抢修设备中
周日红说:“民生事业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对全县因干旱无雨造成的农作物要尽快摸清底数,发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投入到抗旱救灾的行动中,能清淤的清淤、能抢修的抢修、采取引流、打井,调度资金购买抽水泵等设备,共同抗旱、共享设备、共度难关”。根据统计,全县各乡镇在抗旱救灾过程中共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达860余万元。
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
“我是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开新局责任重大,我作为县委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要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头羊作用和人大代表争当表率作用,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县人大代表刘怡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县人大代表刘怡莉多次带着相关专家到基层实地调研,就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各村人大代表、党员、企业负责人和地方干部群众热情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澧田枧田村,刘怡莉走进农家小院,与群众亲切交谈,了解传统制酱工艺和群众收人情况。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农户和企业达成共识,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了“农企结合、产供销一体”的合作模式,传统的酱制品产业由单打独斗,简单粗放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枧田村酱制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己形成了初加工75万公斤、成品20余万公斤,年产值3000万元的致富产业,解决了农民的销售难、价格低等问题,实现了农民与企业合作共赢。
枧田村农民朋友制酱忙
“我要引导各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模式转变,将履职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让广大农民早日过上美好生活”刘怡莉坚定地说。
将履职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用联系群众、干事创业书写履职新答卷的人大代表,远远不止周日红、刘怡莉、汪晓东三人,像他们一样的代表还有很多很多。
贯彻“六个江西”建设,争当“四个表率”主题活动以来,江西省永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率先垂范,成了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县人大各专工委、各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机关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为建设“和谐江西、富裕江洒”作表率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主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边的问题。全县人民代表立足岗位职能、发挥专业特长,在“和谐江西、富裕江西”建设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帮助群众解决难题、问题,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增收致富、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带头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在开展过程中,充分依托代表联络站的作用,有效开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全县通过代表联络站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25条,目前662条己得到落实解决,其中有不少当时不能解决的被及时归类梳理由当地党委政府统筹协调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表示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全县1500多名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全面建设和谐江西、富裕江西中的重要作用,争当建言献策的表率、服务发展的表率、联系群众的表率、干事创业的表率,切实扛起代表责任、彰显代表作为、贡献代表力量,以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